光通信行業曾對1987年開始建設的國內第一條長途幹線工程光纜進行大量取樣詳細研究。針對直埋和管道光纜,在典型的華中地區氣象、地理環境條件下,有以下結論:
光纜老化的主要表現為衰減增加以及部分保護材料失效。
光纜老化是由光纖所受的應力狀態及應力變化引起的,不是由於氫損和光纖微裂紋引起的。光纜老化的原因主要是由製造環節造成的,包括光纜設計、光纜組成材料、光纖光纜工藝。
具體來說,對於國內普遍采用的層絞式室外光纜,光纖塗層、纖膏、鬆套管尺寸是光纜老化的直接原因。
光纜雖經過20多年的使用,光纖的一次接續成功率仍在93%以上,接續性能不影響維護工作。光纜的接續性能變化不大。
光纖的自然斷纖率可以忽略不計,其衰減指標會隨時間而劣化,在應用前期呈加速漸變的老化趨勢,經過約16年後,衰減值會長期保持一種老化後的穩定狀態。光纖的色散、PMD變化與使用年限無必然聯係,經過多年使用之後,仍然能夠承載部分業務。